與法學專業的緣起
文\張戈
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成都分所律師助理
與法學專業或者說與法學相識,大部分法律人恐怕都緣起于七月。
受疫情影響,今年的高考由往年固定的六月推遲到了七月,也讓原本選專業的日子變成了考試的日子。因此,七月的卷首語不妨聊一聊我高考和法學專業那些事兒,希望也能將你的思緒拉回那個聒噪炎熱的夏天。
印象中,高三那年的日子充實又單調,如果說它像一種顏色,應該是天藍色,透亮里又有一種扼住喉嚨的窒息感。關于高考有兩件事至今記憶猶新,一件是當年高考語文和數學兩場考試之間的那個午休,我因為喝了一瓶“東方樹葉”沒有睡著,但是下午考試時卻并不困,而且解題思路很清晰,現在想來可能那個時候身體千錘百煉,對考試早已信手拈來。另一件是英語考完后交卷停筆,我望向窗外,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機械地走回教室,同學們開始瘋狂地向樓下扔書扔紙片,漫天的試卷和紙片像雪花一樣在空中飄。校領導讓各班的班主任管理班級紀律,不允許再扔紙片。我們班的班主任象征性地勸阻一番未果后,自己也拿起身旁的書扔了起來。高考那一年,老師、同學,誰都是戰士。
再聊聊法學專業。我國近代的法學教育起步于19世紀末,即1862年在北京成立的同文館。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開始借鑒蘇聯法學教育模式,建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法學教育體系和模式。很多人理解的法學專業還停留在“背法條”的層面,以致于是否選擇法律會首先考慮自己“記性好不好”,其實這是很荒唐的。法學專業在我看來更像是一門“思辨”的專業。這也是我當初選擇法學專業的原因,它教我的內容不是機械的記憶法條,而是理解法條背后的法理以及為什么會是這樣的法理的學科,我們需要學習的是規律和邏輯。
從就業上看,法律專業的畢業生往往還需要經過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的考驗,因為這項考試難度大,內容多,所以往往有“勸人學法,千刀萬剮”這樣的玩笑出現。法學專業畢業生畢業后一般能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特別是能在國家立法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司法行政機關、仲裁機構、法律服務機構和涉外活動中從事法律工作。
恍惚間,自己高考已是六年前的事。回憶是每個人與往事的連接通道,連接著過去與未來。當時懵懂的少年無意間推開了與法學相識的門,今天分享我的故事,希望你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