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主播行為規范》解讀
文/張金龍
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北京總所律師助理
互聯網直播的興起,讓網絡直播成為許多人的財富密碼,通過網絡直播中的打賞、賣貨、使得許多人成為坐擁幾億,甚至幾十億的富翁。但是網絡直播作為新興的業態,欠缺較為詳細的法律規定,這也使網絡直播的環境良莠不齊,頻頻出現種種違法、違規行為。前有某郭姓主播因主播內容過于低俗被平臺永久封禁,后有某雅主播因偷稅漏稅被永久封殺。此外,因網絡直播被詐騙錢財的例子更不勝枚舉。面對如今低投入,高回報的網絡直播蛋糕,人人都想從中分上一口,越來越多的浪潮涌入網絡直播。為規范網絡直播環境,2022年6月8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文化和旅游部發布《網絡主播行為規范》的通知,并于當日開始生效。
第一,該行為規范明確規定了適用對象。網絡主播是一個較為廣泛的概念,該規范的出臺一方面明確適用的對象,另一方面也為網絡主播確定了一個較為詳細的定義。該規范第一條中明確規定適用對象為通過互聯網提供網絡表演、視聽節目服務的主播人員;在網絡平臺直播、與用戶進行實時交流互動、以上傳音視頻節目形式發聲出鏡的人員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合成的虛擬主播及內容,參照本行為規范。
第二、該行為規范提出了價值導向及文化傳播要求。網絡直播亦是一項文化傳播娛樂活動,而文化的傳播需要價值引領。該規范第四條規定了“網絡主播應當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和價值取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崇尚社會公德、恪守職業道德、修養個人品德。”第五條規定了“網絡主播應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傳播的網絡表演、視聽節目內容應當反映時代新氣象、謳歌人民新創造,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正能量,展現真善美,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新需要。”從上述的規范中不難看出,網絡主播在面對公眾時應當承擔弘揚社會公德的責任,發揮以人民為主體的社會作用,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保證滿足人民對文化需求的同時,傳遞正能量,堅持正確的文化政治方向。
第三,該行為規范對網絡主播提出了明確的直播相關要求。網絡主播作為文化的傳播者,為人民提供娛樂服務。因互聯網的傳播速度快,范圍廣的特點,針對網絡主播必須進行規范性要求。該規范第六條規定“網絡主播應當堅持健康的格調品位,自覺擯棄低俗、庸俗、媚俗等低級趣味,自覺反對流量至上、畸形審美、‘飯圈’亂象、拜金主義等不良現象,自覺抵制違反法律法規、有損網絡文明、有悖網絡道德、有害網絡和諧的行為?!钡诎藯l規定“網絡主播應當保持良好聲屏形象,表演、服飾、妝容、語言、行為、肢體動作及畫面展示等要文明得體,符合大眾審美情趣和欣賞習慣。"第九條規定"網絡主播應當保持良好聲屏形象,表演、服飾、妝容、語言、行為、肢體動作及畫面展示等要文明得體,符合大眾審美情趣和欣賞習慣?!钡谑龡l規定“網絡主播應當自覺加強學習,掌握從事主播工作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對于需要較高專業水平(如醫療衛生、財經金融、法律、教育)的直播內容,主播應取得相應執業資質,并向直播平臺進行執業資質報備,直播平臺應對主播進行資質審核及備案?!贝送猓€規定了網絡主播需尊重知識產權、依法履行納稅義務、尊重他人合法權益等要求。
第四,該規范明確規定了網絡主播的禁止性行為。網絡直播因參差不齊,根本原因在于網絡主播本人的行為和道德水準不一,對網絡主播的行為進行限制和規范是必然的選擇。該規范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禁止網絡主播的行為,詳細內容可查看本規范第十四條的內容。1.網絡主播不得違反憲法、顛覆國家政權、危害國家統一、危害國家安全,不得不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社會主義制度和改革開放,不得詆毀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破壞民族團結,不得違反國家宗教政策,不得丑化英雄烈士和模范人物的事跡和精神,不得使用換臉等技術偽造、篡改黨和國家領導人、英雄烈士、黨史、歷史,不得損害人民軍隊、譽察、法官等特定職業、群體的公眾形象等內容。2.網絡主播不得具有宣揚種族、國籍、地域、性別等歧視,不得宣揚淫穢、賭博、吸毒,渲染暴力、血腥、恐怖、傳銷、詐騙,教唆犯罪或者傳授犯罪方法,不得暴露偵查手段,不得展示槍支、管制刀具,不得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虛假險情、疫情、災情、警情,擾亂社會治安和公共秩序,不得破壞社會穩定,展現過度的驚悚恐怖、生理痛苦、精神歇斯底里,造成強烈感官、精神刺激并可致人身心不適的畫面、臺詞、音樂及音效等內容。3.網絡主播不得具有侵犯他人合法權益、應尊重著作權、不得惡意制造輿論熱點,不得炒作緋聞、丑聞,不得帶有性暗示、性挑逗,不得誘導未成年人不良嗜好,不得宣揚封建迷信,不得破壞生態環境、展示虐待動物,不得鋪張浪費糧食,不得引導用戶低俗互動、實施網絡暴力等內容。4.網絡主播不得進行假冒偽劣、數據流量造假,不得夸張宣傳誤導消費者,不得傳播虛假、騷擾廣告,不得通過有組織炒作、雇傭水軍刷禮物、宣傳“刷禮物抽獎”,不得在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侵犯他人隱私等場所拍攝或播出,不得展示無節制奢靡生活,貶低低收入群體的炫富。5.其他法律法規禁止的以及其他對網絡表演、網絡視聽生態造成不良影響的行為。
第五,該規范規定了對網絡主播行為不規范的處罰措施。該規范第十七條規定“對向上向善、模范遵守行為規范的網絡主播進行正向激勵;對出現違規行為的網絡主播,要強化警示和約束;對問題性質嚴重、多次出現問題且屢教不改的網絡主播,應當封禁賬號,將相關網絡主播納入'黑名單'或'警示名單’,不允許以更換賬號或更換平臺等形式再度開播。對構成犯罪的網絡主播,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違法失德藝人不得提供公開進行文藝表演、發聲出鏡機會,防止轉移陣地復出。網絡表演、網絡視聽經紀機構要加強對網絡主播的管理和約束,依法合規提供經紀服務,維護網絡主播合法權益?!?/span>
本次《網絡主播行為規范》的發布,針對網絡主播的行為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規范。在互聯網時代下,依靠低俗、獻媚、違法、侵權、偷稅漏稅等獲利的主播將迎來正義的審判。未來的網絡直播環境必然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滿足人民大眾對文化娛樂的需求。法律對網絡直播的規范內容,將會越來越詳盡,為健康良好的網絡直播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