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球速体育官方网站

行政訴訟、信訪工作與依法行政

  行政訴訟、信訪工作與依法行政
  北京總所 嚴川律師
  編者按:依法行政是行政的三大原則之一,是行政最基本的原則,是依法治國在行政中的具體體現,是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在行政中的基本要求。依法行政一直都是行政法的核心理念,更是行政機關行使行政權力所必須遵守的準則。依法行政的理念越來越深入到執法者的觀念之中,為各行政機關所重視。本文著重從行政訴訟和信訪這兩方面來看依法行政的重要性,以及訴訟與信訪對依法行政的影響和促進。
  一、行政訴訟與依法行政
  據統計,目前我國80%以上的法律、90%以上的法規、100%的規章都是靠行政機關來執行。因此,全面推進依法行政,是當前行政執法機關面臨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大量的行政執法行為,不可避免的帶來了大量的行政爭議,由此產生了日益增多的行政訴訟案件。2000年以來,全國每年平均10萬件行政案件的數量就可以說明這一點。
  如此多的行政訴訟案件,一方面說明公民用法律維護自己權益的意識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也說明行政機關所面臨的在行政訴訟中證明自己行政行為的合法性的任務也日益緊迫。
  目前,很多人認為行政訴訟就是政府做被告,就是政府沒有理,很多執法者也認為涉及了行政訴訟就是辦事不利,會受到處罰。其實這些觀念都不符合依法行政的原則。有了行政案件,只能說明存在行政爭議,究竟行政行為是否違法,還要由人民法院來認定。訴訟只是解決糾紛的一種方式,它本身并不代表行政機關的行為就是違法的。相反,行政機關在訴訟中可以通過證據,充分論證自己行為的合法性,使行政相對人對行政行為有更深的理解,也就能更好的接受這一行為。
  作為行政機關,在行政訴訟中應該做好以下一些工作:
  首先,充分尊重原告方的訴權。
  根據行政法的有關要求,行政機關在做出具體行政行為時,都要告知行政相對人有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這是依法行政的一項基本的要求。因此,當原告提起行政訴訟時,作為被告的行政機關,應當充分尊重法律賦予原告的訴權,在人民法院立案后,及時應訴。
  實踐中,個別行政機關認為其行政行為是合法的,沒有必要與原告糾纏,甚至認為作為國家行政機關與一個公民或者法人對簿公堂,是很丟面子的事,以致對原告的起訴根本不予理睬,對法院的司法行為也置若罔聞。這種做法既沒有體現執政為民的要求,也是對司法機關的不尊重,是對國家司法權的公然抵觸。
  作為國家的執法機關,首先應當遵守法律的規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應享有任何特權。同時,及時的應訴,就可以及時向司法機關提供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的證據,使這個行政行為更具有確定力和合法性。
  其次,提供充分證明該行政行為合法的證據。
  根據行政訴訟法的要求,行政機關在行政訴訟中提交的證明其具體行政行為合法的證據,應該是在做出該行為當時所依據的證據,也就是已經被行政機關所認定、所固定的證據。這一點是行政訴訟法對證據的特殊要求,也是行政行為一個特點所在。
  行政行為做出的合法性,一是當時法律的規定,二是當時發生的事實。司法對行政行為合法性的判斷,是一種事后判斷,而行政行為具有及時性和確定力,一經做出就不得擅自更改。所以在訴訟的過程中,除法律另有規定的以外,已經做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停止執行、不失效。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情況的變化,比如法律的修改,可能當時是違法的行政行為,現在已經合法了。故此,行政機關要證明的,不是這個行政行為目前是合法的,而是當時是合法的。這就需要行政機關保存好行政行為據以做出的所有證據,向法庭提交。根據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在行政行為做出后,行政機關不得再收集證明該行為合法的證據。也就是說如果當時收集的證據不充分,事后即使發現了更多的證據,也不得收集。這也是依法行政的要求,就是要求行政機關做出行政行為的當時,必須有充分的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這一點很重要,在訴訟過程中收集的證據無效,這與其他訴訟是不同的。
  最后,充分行使上訴權,執行法院的判決和裁定。
  對于法院確認行政行為合法的,當然不存在上訴和行政機關執行裁判的問題。對于確認違法的,行政機關可以上訴。終審裁判確定違法的,行政機關應當執行判決和裁定。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行政訴訟和依法行政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
  第一,行政訴訟確保合法行政權威。
  行政機關參與行政訴訟,在舉證和法庭審理的過程中,可以充分論證該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一旦得到法院的認定,將獲得司法的確認,這時這個具體行政行為的效力就更高,強度也更強。
  正如劉善春教授所言,受到司法支持的行政機構,信心足、底氣壯;受到司法確認、支持的行政行為,其法律效力就會加大或增強。在受到司法支持之前的行政行為,法律效力有兩個方面:一是憲法或法律根據;二是行政行為本身的效力先定和強制執行力。受到司法支持之后,將上述兩個效力根據變為三個,加一個司法效力。另外,通過司法效力又增大了上述兩個效力強度,給上述兩個效力根據披上司法公正、合法的外衣。
  第二,行政訴訟與依法行政具有一致性。
  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實施,為實現依法行政創造了前提條件,而依法行政又是依法治國的核心所在。依法治國中的治,主要是指執法,也就是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對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做最終裁決的,就是行政訴訟的任務。因此,行政訴訟確保了行政行為的合法性,糾正違法行為,也因此保證了國家依法行政,依法治國。
  二、信訪制度與依法行政
  如果說行政訴訟是從訴訟法的角度促進依法行政,那么信訪工作就是從公民民主權利的角度,規范行政機關的行為,從監督的角度促進依法行政。
  第一,信訪工作的重要性。
  信訪工作作為各級黨政部門與群眾聯系,群眾與黨政機關聯系的橋梁和紐帶,在構建和諧社會這一戰略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特別是隨著改革不斷深化、我國經濟社會加速轉型以及社會利益格局的調整,管理機制發生了重大變革。這更易于使簡單的問題復雜化,較小的事態擴大化,給新形勢下的信訪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增加新的難度。做好信訪工作對于化解矛盾,體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樹立行政機關威信都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信訪是我國特有的一種制度,是憲法賦予公民的權利,接待信訪也是行政機關的一種職責。信訪是司法途徑之外的一種救濟措施,公民通過信訪這種途徑向信訪機關反映情況,要求解決問題,有關機關對申請予以答復,要求有關部門予以解決,這是有中國特色的糾紛解決方式,也取得很好的效果。
  第二,做好信訪工作的意義。
  隨著國家的發展,社會結構的變革,社會糾紛隨之增加,信訪案件激增。如果信訪問題處理不好,就會造成群眾和行政機關關系的緊張,使社會矛盾轉化成群眾與國家機關之間的矛盾,進而使問題更加復雜化,大量的群訪事件就可以說明這一點。如果信訪工作做得好,群眾的意見得到了重視,問題得到了解決,反過來就促進了行政機關執法的合理性,提高了政府的威信,增強了行政行為的執行力,也就是依法行政的最好體現。
  第三,律師在信訪工作中的作用。
  作為律師,參加到信訪工作中,為行政機關解決信訪問題提供法律服務支持,已經為相關的部門所接受,也是大勢所趨。律師是專門的法律工作者,對國家的政治制度、經濟體制、社會制度以及各種社會關系都有深刻的認識。通過執業過程解決社會糾紛是律師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可以說律師在化解社會矛盾,解爭息訟方面有不可比擬的優勢。律師作為信訪部門的幫手,可以為上訪者解釋有關的法律法規,讓當事人了解法律的規定和相關的法律程序,對自己需要解決的問題的性質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對解決問題最好的途徑也了然于心。律師參加到信訪工作中,可以增強信訪工作的法律性,讓上訪者更容易接受信訪部門的處理意見,達到更好的效果,為促進社會的穩定與和諧做出一定的貢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贡嘎县| 兴山县| 炎陵县| 潼南县| 保山市| 滨州市| 曲麻莱县| 望都县| 洛浦县| 广宁县| 南昌市| 龙里县| 辛集市| 永川市| 贡山| 蓝田县| 贵溪市| 秦安县| 望都县| 永康市| 屯门区| 乳源| 肥城市| 江川县| 沛县| 大英县| 宣化县| 靖宇县| 屯留县| 奉化市| 秭归县| 渝北区| 屏东市| 北碚区| 三亚市| 青神县| 道孚县| 余庆县| 天门市| 象山县| 西青区|